第一步是告知患者有关BPPV的发病原理及其良性病程,减轻其不必要的恐惧感以便接受治疗。PC-BPPV的治疗有两种方法即Epley法和Semont法,迫使耳石颗粒或碎片由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内。这些疗法对PC-BPPV的急性发作非常有效,但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复发无预防作用,不过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复发常出现在数月以后或更常见的数年以后了。
Epley推荐了耳石的手法复位治疗。先让后半规管的长轴处于重力作用平面,然后经连续的头部位置调整(每次约有90°的转位),为了观察眼震,应当嘱患者保持睁眼状态。在第二和第三位置出现位置性眼震且方向与头部方向相同,提示耳石颗粒朝椭圆囊连续移动且预后良好。常见操作失败的原因是与从一侧悬头位转向另一侧悬头位过程中头下垂的不够充分有关,这迫使耳石颗粒向后面的半规管嵴帽末端移动。曾有人建议在手法复位中进行乳突振动,但并未证实能提高疗效。同样,在治疗成功后保持直立位48小时也是没有必要的。
头部转向哪一侧都能促使好接受治疗。
Semont耳石手法复位的原理,是通过头部在后半规管平面上进行180°的摆动,将耳石颗粒倒入椭圆囊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种疗法。病人坐在检查台上,检查者站在病人前—方,使患者头部向健侧耳方向转动45°,然后让患者快速向患耳一侧躺下;这一体位触发眩晕并且伴有朝向患侧耳的眩转性眼震。保持这一位置一分钟后_使患者转至检查台的另一侧,并保持上述头部位置。更简单来说,就是让患者由患侧耳向下的位置快速转变至患耳朝上的相反位置。治疗失败可能是因头部向一侧转动不到位或180°的头部摆动较慢所致。
如果操作正确,Epley和Semont法是非常有效的,经一次治疗完全恢复的病人可50%-70%。如果位置性眩晕和眼震仍然存在,应当立即重复进行治疗,这样可将成功率提高至80%-90%。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其中任意一种操作都较假手法治疗组或不接受治疗组有效。若Epley法失败,则可以进行Semont法治疗,反之亦然。如果位置性眩晕引起恶心,可在手法治疗前让患者服用前庭抑制剂。“成功”的复位治疗偶尔可能会使耳石颗粒意外地转移到另一半规管内,导致PC-BPPV转换为另一类型的BPPV。不过,后者也可经恰当的手法复位治愈。
当Epley或Semont手法无效,或病人仍频繁复发,可让其在家中应用改良型Epley法进行自我治疗。经过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天内症状消失。该疗法还可用来治疗有BPPV病史但Hallpike检查为阴性的患者。可以通过体位变化检查哪一侧受累,例如从坐位到右侧耳向下的体位变化诱发出眩晕,则提示右侧迷路受累。如果患者出现频繁复发,应嘱咐他们避免头部低于水平面的动作,以防止耳石反复进人后半规管内而致病。
外科手术可用于治疗那些特别罕见的患者,这些患者具有长期的BPPV病史并对适当和反复的复位治疗没有效应。经乳突填塞后半规管术或经中耳横断后壶腹神经术,经证实对PC-BPPV均具有永久性的疗效。